本文主题薇娅直播,薇娅再陷售假疑云,薇娅直播山寨联名商品,行业资讯。
在直播间里侥幸捡漏“名牌商品”和一眼看穿低价背后的套路,你会选择哪一个?
这样的选择每天都在直播间里上演:创业老兵罗永浩每天靠半价商品和观众“交个朋友”,却一度公开承认售假;能够轻松撬动直播间7千万粉丝的辛巴因售卖假燕窝被行政处罚,在经历平台及团队的整顿后,辛巴近日宣布回归;更有主播在直播间上演“霸道总裁”的戏码,“迫使”品牌商含泪让利消费者……
无独有偶,顶流主播薇娅也陷入了售假风波。
01、薇娅承认所售商品非与Supreme联名
5月14日晚,薇娅直播间售卖的一款198元“潮牌Supreme与国货品牌古姿GUZI联名的挂脖小型风扇”,次日被时尚博主Abestyle爆料为山寨货。据Abestyle称,“GUZI是个很不知名的国内小牌子,且正版Supreme也从未和任何国产品牌做过联名,更不会以198(元)卖”。
事件发酵后,薇娅在直播间回应了此事,她表示该产品联名有争议,Supreme确实为美国授权品牌,但与其理解的不是一个,在法律上没有问题,该产品由天猫国际官方小二推荐,其联系了商家与天猫国际,希望商家对其直播间购买该商品的用户进行全额退款。“这不应该发生在我身上,所有买的人全部退款不退货。”
但当时涉事的另一方古姿GUZI已经通过官方微博发布致歉声明,并下架了该联名款挂脖风扇。
随着5月21日“薇娅狂欢节”的举办,这次售假风波似乎就这样过去了,对薇娅的影响微乎其微,却给人们留下了不少值得思考的问题。
过去一年,直播电商风头无两。在流量红利吃紧的时代,直播一跃成为各平台寻求增量的新尝试。但新兴事物的诞生也意味着规范化仍旧在路上——在部分人眼中,手机屏幕后小小的直播间,竟成了品牌清除尾货、主播和MCN联手割韭菜的“法外之地”。
直播售假为何屡禁不止?平台、主播和MCN等在直播链条上又扮演着什么角色?直播电商被污名化了吗?
02、直播间的售假往事
薇娅曾在多个场合强调主播品控的重要性。在刚刚过去的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上,薇娅谈到了直播带货行业的乱象问题时称,每个主播应有自己的选品团队进行质量把关,主播及团队要对得起消费者的信任。
然而,薇娅直播带货被质疑售假已不是第一次。
去年年初,意大利轻奢品牌ASH品牌在微博发文称,接到多起消费者及销售渠道投诉,表示“薇娅viya高端定制女鞋”淘宝店铺存在抄袭(仿冒制作)ASH品牌旗下多项产品的行为并在“薇娅viya直播间”销售,就此事,委托发表律师声明,督促有关单位和个人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收回、销毁已经投入市场的抄袭(仿冒制造)产品。
3个月后,薇娅售假事件再次发生,服装品牌squarecircle官微发布微博称,薇娅在直播中销售其自有女装店铺商品,其中有一款针织开衫毛衣涉嫌抄袭squarecircle2019年12月2日在某电商平台官方店铺上线售卖的商品。
随后,谦寻文化发布致歉声明称,已立即下架该款产品,关闭未付款的交易,同时停止发货,确保不会有一件该款衣服流入市场,直至本次事件解决。
03、监管的砝码
前有辛巴卖假燕窝、罗永浩售假羊毛衫,后有薇娅卖假Supreme联名,不禁令人心生疑惑,顶级主播翻车,难道是不可避免的?
不止一位关注直播电商的人士表示,答案是肯定的,翻车是头部主播避免不了概率性的事件,而频繁出现售假丑闻背后,也暴露了直播带货行业的诸多漏洞。
客观来看,“提高选品门槛”自然是主播和MCN自我约束的首要手段,但更多时候,真金白银的诱惑难免会让行业规则沦为空谈,总有一些人信奉“富贵险中求”,或顶着风险售假,或真假参半地卖货。
随着直播带货模式的常态化,直播带货产业链上的平台、主播和MCN等都进入了新一轮的洗牌期,即便是目前仍有直播间的售假风波,但相关的监管政策正在加速落地。
今年4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自2021年5月25日起施行。
据了解,该《办法》对直播营销平台的相关资质、营销行为、数据安全管理机制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规范要求,并对直播间运营者和直播营销人员明确年龄限制和行为红线。
当然,对大多数主播和机构来说,新规出台的确提高了从业门槛。但约束即自由,大浪淘沙之下,能否被留下取决于你究竟是玩票的,还是坚定的长期主义者。
编辑|小鱼君
综合|蓝鲸TMT、开菠萝财经、创业最前线等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商运营官为您更新最近最有用的电商资讯、电商规则薇娅直播行业资讯。了解更多电商资讯、行业动向,记得关注电商运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