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电商行业将会出现哪些变革?

行业资讯2个月前更新 ab2536
5K 0 0

本文主题电商行业,电商行业变革,直播流量,短视频新媒体,电商行业,电商行业变革,直播流量,短视频新媒体,行业资讯。

疫情过后-电商行业将会出现哪些变革?

2020年这个开头,对于电商人来说,是最难的一次——快递停运,工厂停工,整体变得乱序。

武汉疫情,考验的不仅仅是每个人的健康免疫力,也是一个企业/国家的免疫力,包含对重大公共卫生和经济体系的调整能力。

线下商业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对于电商企业来说,也会面临一次大的改革,“活下来”是一个多么朴实的愿望,那么这次疫情会给商业带来哪些大的变化呢?

1.消费习惯变革:短视频新媒体,直播流量持续加大

这次疫情给人们带来生活习惯上的改变,保守的估计也得持续三个月,而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而如果一个人呆在家里,每天都用手机APP买菜、买肉、买米、买水果、买零食,试想一下21天之后,他可以出门去逛商场超市了,但是很多人依然会选择用手机买菜、买肉、买米、买水果、买零食,因为习惯了。

习惯的养成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习惯一旦形成,想要改掉那是难上加难。

一个果粉,很难去更换安卓的手机,原因很简单,操作系统不习惯;

一个可口可乐的忠爱者,很难去尝试百事可乐,原因很简单,口味不习惯;

一个吃惯了中餐的人,跑到欧洲旅行2周回来,居然瘦了5斤,原因很简单:吃的不习惯;

一个用右手吃饭的人,突然有一天,右手受伤了,被迫用左手吃饭,他居然用勺都会把饭撒到地上,原因很简单,用的不习惯。

接下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用盒马、每日优鲜买菜买水果送到家,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用短视频和直播的方式来购物,用在线教育来学习,越来越多的人会习惯用抖音、快手做生意赚钱,越来越多的人会习惯线上学习分享经验……

疫情过后-电商行业将会出现哪些变革?

2003年的非典,催生了淘宝、京东,让原本线下的模式转变到了线上。而2020年的武汉肺炎,将会催生一大批短视频,直播带货网红,线下品牌转型线下,知识付费达人。

疫情过后-电商行业将会出现哪些变革?

2.品牌变革:海量风格化/网红小而美品牌崛起

这次肺炎的处理方式和03年的非典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地域+人群”为中心去设置所有的流程/措施/目标,“人群”的问题解决了,疫情就稳住了。

同样的逻辑:传统的零售格局是按“商品”划分的,不同的商品划分到不同的场所,然后人们要围绕这些场所去转,比如美食街,家具城,小商品市场,服装一条街等等,整个社会都是以“商品”为中心。

未来的社会格局是按“人群”划分的,不同的人群生活在不同的社区里,然后商品和服务要围绕人群去转,整个社会都是以“人群”为中心,或者说“社群”是未来社会的基本单位。

以“人群”和“社群“为中心的时代,商品是怎么产生并流通的呢?

可以参考“蜂群模式”,即:每一个蜂群当中,都有一个“蜂后”和少量的雄蜂及数量众多的工蜂组成,雄蜂和工蜂对蜂后非常忠诚。每一个蜂群都有很好的自运营能力:一只优良的蜂后年产卵总数可达10万粒以上,每一只工蜂都能采集花蜜分泌蜂王浆,繁衍后代的同时供养蜂后。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网红开创自己的品牌,就像一个蜂后一样,配合的团队就像雄蜂一样,紧密配合蜂王,而数量众多的粉丝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网红,购买网红推荐的产品。

疫情过后-电商行业将会出现哪些变革?

未来也会有小而美的团队,独立运作自己的精众品牌(只服务于垂直细分领域的一小部分精众群体),他们愿意为品质买单,愿意为情怀买单,愿意为圈层买单。而围绕这个品牌聚合起来的一个“蜂群”,又会形成一定的自运营和自裂变机制。

不论是网红IP还是小众品牌,其本质都是IP的人格化和品牌化,具备人格化的品牌才能牢牢吸引一批忠实的用户。

也因此,中国经济将出现一大特征:那就是海量小众品牌的崛起,这也是明显的优势。

前段时间,ZARA出现了在中国关店的新闻,就连快200年的老牌巨头公司——宝洁都退市了,很多人看没看透背后的本质,这说明像这样的全球性巨头,正在被一群“蚂蚁雄兵”蚕食。这群蚂蚁雄兵就是海量的中小品牌,越来越多的个性化小众品牌,借助小红书、抖音等媒介迅速攻占年轻消费群体的心智,正在如雨后春笋般喷涌而出。

在中国哪怕抢占1‰的市场,也有庞大的1400万群体,也足够让一个品牌活好、做强。

3.营销变革:寻找“超级传播者”,经营私域流量

疫情爆发之初,钟南山院士就曾提醒,一个健康的年轻人,传播至少20个普通用户人群,一定要谨防“超级传播者”。

这说明本次疫情的扩散,不再取决于多少个感染个体,而是取决于有多少个强势个体。

这个逻辑在未来的商业传播上同样适用。今天动辄几千万粉丝的网红达人并不鲜见,尤其像很多短视频网红,别人关注你都是图个热闹,然而能够真正起到意见领袖的人却屈指可数。

互联网已经从早期追求点击量的“流量思维”,升级到了追求粘性的“流量思维”,也可以说从“公域流量”到“私域流量”的升级。

所谓“公域流量”,追求的是平台对用户的数据采集,形成越来越清晰的用户画像,再进行广告推广和引导消费,本质上还是依赖于“用户主动找内容”,在此前提下触发的相关广告推荐。

而天猫、京东、美团的这种模式,强化了平台的“中心化”作用,但是高昂的流量获取成本,让越来越多的商家望而却步。

“公域流量”好比大江东去浪淘尽,你只能在江边饮一瓢,再多的流量其实跟你是没有多大关系。

而“私域流量”是你在江边开一道水渠,引入江水到自己的池塘当中,虽立潮头,看大江东去,却有了自己的池塘,你就可以养鱼养虾养蟹了,经营好这一池塘,才能创造无限可能。

如何拥有自己的私域流量?是每一个商家/网红考虑的核心问题。

除此之外,我们要想迅速的推动品牌建设,提高知名度,必须得密切关注“超级传播者”。我们赋予他们一个新的名词“超级客户”,这个公式足可以说明价值程度的高低:

1个超级客户价值>100个私域流量价值>10000个公域流量价值>1000000个泛域流量价值

(1个爱的死去活来>100个爱意萌生>10000个有点喜欢>1000000个觉得漂亮)

简而言之,我们将经营的重点投放在将“公域流量”巧妙转化成“私域流量”,进而筛选出那些“超级传播者”的“超级客户”,那将起到事半功倍、基业长青的效果。

来势汹汹的疫情对各中小企业的打击不可谓不大,但是作为电商人的我们,也要抓住这次机会,迎合这其中的变化,化被动为主动,相信大家一定可以度过这次难关!

电商运营官为您更新最近最有用的电商资讯、电商规则电商行业,电商行业变革,直播流量,短视频新媒体行业资讯。了解更多电商资讯、行业动向,记得关注电商运营官!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