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意识的先天-与战略思想的后天

电商营销引流3年前 (2021)发布 红色石头
9.5K 50 0

本文主题电商行业分析,电商电商行业,电商商业模式,电商营销引流。

以战略作为文章主题,会无形中把大量的读者拒之门外,皆因多数人要么是对战略层面的内容讳忌莫深、认为实在无法企及如此高度;要么是认为其无足轻重甚至如空中楼阁、谈也白谈。实际也是如此,中国当前的商业环境,存在无数优秀的战术家,但优秀的战略家却寥寥。实际上这非常符合中国自身的人文环境,人口红利及商业规则处在建设期间的非成熟期,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对商业模式的要求。战略意识不等同于战略思想,意识被野心推动,让企业家们不由自主地进行横向或纵向扩张与复制,执行能力强的人大多会取得扩大的成功,而后遭遇大企业病,解决、再遭遇……迂回前行。这迂回之间,就意味着创业者与经理人的牺牲,创业者可以东窗补西窗,而经理人在特定某个阶段却只有单项选择,是输是赢,没有折衷。以商论道,战略必存。存之形式,要么意识、要么模式。意识只是意识,提供动力作用为其一、提供模糊的判断依据为其二。模式是意识的可视化、落地化,它是成熟型企业家的标志之一。战略能力未到模式阶段之时,有人已将其此路摒弃,让战略停留于意识阶段,其带来结果莫过于只能长期将企业捆绑于创始者自身而不得解,不止是能力的捆绑,更是风险的捆绑。既然言到,战略必存,且存于二形,层次与成熟度不同罢了。这一观点,不止存在于商业,且可贯穿每个人的一生。以下皆为综合而论的几个观点:一、从意识到思想,是一种质变意识不等同于思想,区别在于,前者是自发的,后者是自觉的;前者是情境的随机触发,后者是设计中的连环触发;前者是未超脱个体的心智映射,后者是置于身外的体系设计;前者是模糊的,后者是清晰的;前者不具可复制性,后者具可复制性;前者不能体系落地,后者可以体系落地。于商,这可以解释企业高层流动性的差异来由,也可以解释企业一体化的差异来由。于个体,这可以区别在不同个体身上,蝴蝶效应是被人驾驭,还是驾驭人。也可以区别不同人受外界影响而作出的不同反映,有些人反应出如低等动物般的神经反射,而有些人则能因势利导、一发而全身。不能从意识到思想,并不完全就决定了人的层次,上文提到,环境如斯,空间很大。即便专注于某一产品,亦可能大有可为,而战略仅存于意识层面亦可满足发展的需要。但是,不能升级不代表着不存在,例如,某些已走上市的企业,其创始人还在否定模式的存在,而认为模式是成功后外界所加的光环与故事而已。此言差矣。二、生意、商业,或事业生意、商业,或事业,这大概可以作为不同人对待职业的三个层次,假如以此考量企业创始人,则大概可以判断出该企业最终的生命周期以及规模边界。战略思想对应于这三个层次的作用,亦是逐层递增。不过,这里有个不定性的因素,即规模,规模越大,布局的能力需越强,从而需要的战略思想也越多。但大致的现实是,着眼于生意者,大多规模有限,因此,这一因素并不可改变这一对应关系。从中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铜臭是战略思想的大敌。仅掘个人之利,臭不可奈;与团队共赢,小我成型;与社会共赢,大我即成。于商如此,于个人也如此。铜臭有二类,一是被动式的铜臭,主要是迫于生计;二是主动式的铜臭,根缘于价值取向。因此可以说,未得生存者(非指生死,而指到达一定的生活质量),难言战略——这一观点不完全普适,但已可用在大多人身上。三、意识的先天,思想的后天谁都可能会有战略意识,但不是谁都有战略思想。这好比谁都可以会下棋,但不是谁都是高手。战略意识只是一种意识的属性,如不加以提炼梳理,则这种意识属性会大致按照个体过往的成长轨迹而有不同的呈现。比如说,出身于商业世家的富二代身上,因其阅历的可涉及深度与高度不同凡人,因此先天的战略意识更强,但仅限于可能。因此,战略意识更多呈现先天性,则其不可控的一面会更为强烈。从意识到思想,是一种反客为主的伟大过程。人类的高级属性重点就表现于此,是否懂得使用工具,这只是人类开始拥有自主思想以后的第一个且是最重要的动作。每个人自看一生,是在打造思想,还是只停留在意识层面兜兜转转?这远非只是一个商业课题。从小我的层面来看,商业只是提供了我们生存保障,提升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但似乎无数的人在退休之前,都被钉在了这一圆心上,且其中还有相当的人其实早已过了生存期——往深里说,这就是一个时代带来的迷局漩涡,不止控人行为,而是深入内里的摄人心智、驭人行为。纵观社会,有多少的各教信徒,信慢有不信则无的观念,只是以希望寻得外在载体以弥补自身思想不成体为目的。层次更低的需求,则是希望得到获得外界认可的一层外衣或身份。自我的改造,一定是体系的改造,而体系之源,一定是思想的体系,而非如流质般的自发意识。信教或不信教,只是形式中的形式罢了。四、以何为本位,造何种人物本位是立足的点,是万事的根,是个体与外界的连结总线,是体系的源头,是价值观的内核。人的自我冲突,本质是人与外界的冲突,冲突的大小与深浅,取决于该冲突离本位之距离。例如,道不同的冲突,远甚于利益之冲突。时局之可悲,在于社会观念对个体观念的异化甚至取代,例如当下时局之金本位或官本位。——从历史的轨迹来看,似乎在每一社会上升期,物质的能量总是显出超越其地位与作用的表现,而艺术或精神的旺盛,却总是呈现在大灾大难之间,当然,时局的周期大多是人为而非天灾。于个体言,自是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遭遇不同的诱惑,三十而言或四十不惑诸如此类的说法我并不苟同,皆因每一阶段的物质或心智需求皆不同,而客观而言,人生从无圆满可言,时刻的归零利于设下外在干扰的屏障。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抵挡时局的漩涡?即便统治者不施力让个人化为社会机器的零部件,单靠社会本身的力量(例如市场的力量),已足够让个体原本周正的本位土崩瓦解。而唯有体系的力量,才可以抵御这一漩涡,意识只不过是浮萍般的流转物。五、体系是开放的大海,而非高垒的城墙当下的社会,形式主义颇盛,本原在于趋利,表现在于野心,扩大、复制,需要形式。而有形无本,则为形式主义。这是体系的最大屏障,皆因本位不存,则共识不达,共识不达,则不成体系。于个体言,亦被此漩涡所累,急于为自我贴标签,寻找易于被外界消化与认同的形式。学历、资历、荣誉……不一而足。许多人都在参与同一个无聊的游戏,这个游戏可能可称之为张冠礼戴,或是道貌岸然,或是……游戏的本质,是以本位换取物质。无聊吗?无聊。必须吗?不一定。正如自卑者才易怒,则不才者才贴金。成大事者,或想成思想大成者,必先过此门槛。——这是本位的建立,此为第一步,可谓何来、或以何立足。第二步,何去。体系有个人化色彩,成大家者最终得以去个人化,而成就普适的体系供世人依循。就如成功的企业得以长青,最终传承的内涵肯定具有普适性。因此,体系的建立,最终是始于个体、止于普适。它是开放的大海,而非高垒的城墙。如果某人建立的体系,最终仅适用于其个人,则从思想上而言,它构不成真正的体系。这同样可以解释为何战略家缺乏,战术家层出的现象。

电商运营官为您更新最近最有用的电商资讯、电商规则电商行业分析,电商电商行业,电商商业模式电商营销引流。了解更多电商资讯、行业动向,记得关注电商运营官!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50 条评论

  • 左良
    左良 管理员

    回复 14楼 一明 感谢一明童鞋的建议,一定谨记。很好,很强大。

    无记录
    回复
  • 文方
    文方 管理员

    战略意识存于实战才更有意义。而发展真的要看战略能力。就像文中提到的假宗教教徒一样,所信奉的只不过是流域外表的思想和文化,只是自欺欺人,而非执着真理。对于商人和创业者,在执行的忙乱中,能够静思所作之事的方向和意义,才能更加坚守和胸有成竹。

    无记录
    回复
  • nina
    nina 管理员

    回复 14楼 一明 一个有战略意识的人,在执行时已经有条不紊了

    无记录
    回复
  • 奶罩靡
    奶罩靡 管理员

    这篇牛逼。真的。能真懂,能吸取这篇里精华的估计不多

    无记录
    回复
  • 宫保鸡丁
    宫保鸡丁 管理员

    回复 18楼 奶罩靡 很牛,强大的气场,能将精髓应用到电商中,那是强人,不过也有些人不屑这些的

    无记录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