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到家了-[淘宝丑东西大赛]落下帷幕

行业资讯1个月前发布 电商石头
4.7K 0 0

本文主题淘宝,丑东西,淘宝大赛,消费趋势,行业资讯。

丑到家了-[淘宝丑东西大赛]落下帷幕

如果说美是大众追随的方向,那么丑是一部分人表达创意,展现态度的方式。现在的年轻人追求的网红款,不单单包括美丽的服饰、装饰品,还有一些独具创意的“丑东西”。近日淘宝开办了一场淘宝丑东西大赛”征集大赛,让网友评选有个性、有态度的丑东西参赛。

历时半个月,“淘宝丑东西大赛”征集和评选落下帷幕。昨晚,颁奖盛典以直播的形式在线上举行,淘宝为网友评选出来的5个“丑东西”分别颁发了奖杯。获奖的商品光听名字就有独特的“韵味”:老虎上山连裤袜、疯狂外星人公仔、绿鱼人头套、长腿风筝以及买家秀里的羊毛毡。

顾名思义,“丑东西”这称呼就如同它们的样子,“丑”是唯一吸引人的标签。比如“老虎上山连裤袜”,设计师用大红大绿的碰撞色彩,将山水的秀丽与老虎的豪放叠加在一起,突破了传统连裤袜的风格。

丑到家了-[淘宝丑东西大赛]落下帷幕

发掘“丑东西”的淘宝,抓住了当下“审丑”文化的商机。而善于抓住互联网话语中的细枝末节,并将其演化为商机,这也是淘宝在面临各大零售平台的竞争中,地位依然能够稳如泰山的原因。

当代年轻人在社会上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在生活的压迫下,他们急于寻找一个出口。或以“打工人”自我调侃,或将这种自嘲转化为嘲弄他人,即对“丑东西”的嘲弄,能成为自己短暂的“快乐源泉”。

淘宝平台本身就兼具包容性,不论在这个平台上卖着多贵的奢侈品,体量最大的交易仍然是平价产品,这也给了与平价产品有着某种话语联系的“丑东西”生存空间。它们是在淘宝能包容各路“奇葩产品”的条件下产生的。

和“丑东西”一样,宠物经济、盲盒、二次元服饰等风靡淘宝,是电商平台作为依托,给了它们生存空间,但同时也是社交平台作为传播渠道,给了它们火爆的契机。

据了解,这次淘宝“丑东西”大赛是应网友们的呼声而办。在豆瓣上,有15万人为了保护“丑东西”而聚集在一起。淘宝是他们发现“丑东西”的重要阵地,每天都有网友把自己看到的奇怪但又可爱的“丑东西”发出来一起讨论。

丑到家了-[淘宝丑东西大赛]落下帷幕

“丑东西”由社交平台豆瓣衍生到电商平台,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在亚文化逐渐得到高接受度的当下,社交与电商早已融为一体。两类平台同样是以互联网作为基础,且同样拥有不小的活跃用户值,因此在融合之后,所衍生出的新商机爆发力也更强。

以“丑东西”评选大赛为例,这一活动既为豆瓣带来了流量,又为淘宝带来了销量,实现了双赢,同时还给广大网友带来了“快乐源泉”。

淘宝负责人称,举办这个活动是希望借这个机会让淘宝上更多特色创意商品涌现出来,因此制定了严格的评选标准。要求“丑东西们”需要有自己的个性,可以因为过于前卫而显得特别;需要彰显一定的态度,可以是自由洒脱,或者无拘无束的态度等。

淘宝认为“丑东西”奖项的评选标准是具备“真实、敢于冒犯、不随波逐流的精神”,颁奖既是对设计师和商家的一种肯定,也是对网友关注的认真回应。

美和丑的相对性从来都没有唯一的评判标准。就像一种制度和习惯是由社会里中产阶级以上的群体来决定一样,对于美或丑的审视也由长期以来的价值判断所定夺。而追崇和消费“丑东西”,是生活在社会高压下的年轻人争夺自身话语权的表现,也是他们对高级文化的反叛精神。

丑到家了-[淘宝丑东西大赛]落下帷幕

线上消费平台给了底层人用“消费能力”说话的机会,它们为打破阶层差异提供了可能性。淘宝这类电商平台,在让这些消费文化入驻平台并以此营利的同时,也无意间担起解构传统话语权的“责任”。

至于“丑东西们”对社会主流消费价值的打破,是有利于培养多元消费意识,还是会形成畸形的文化观和消费观,而电商平台的助推是鼓励创造还是哗众取宠,仅凭当下的现象还难以评判。有时候,社会需要不同的声音,但强烈的形式主义也容易显得过犹不及。

马戏团里的小丑总以笑脸迎人,但摘下面具能否还原成最初的样子,还要看他有没有在这个过程中迷失自我。了解更多电商资讯、行业动向,记得关注电商运营官!这里持续为您更新最近最有用的电商资讯、电商规则。

电商运营官为您更新最近最有用的电商资讯、电商规则淘宝行业资讯。了解更多电商资讯、行业动向,记得关注电商运营官!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