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s单技巧是什么?怎样s单不被查,淘宝s单想必有不少人应该是清楚的,也许有部分人同样也做过s单,那淘宝s单真的有作用吗,关于淘宝s单有没有用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当然是有用的。如果没用平台上的卖家也不会进行此项操作了,同时从平台对于s单行为的稽查程度来看,就可以看出s单是有作用的,如果大家适当的使用s单手段,再加上比较正确的s单操作方式或技巧的话,是可以为店铺点来一定的流量和转化的,这也是平台上的卖家操作s单的目的所在了,那卖家又该如何操作s单呢?如今淘宝平台每年都在变换平台上宝贝的展现规则或者是排名规则,如果想s单不被查或者是可以让s单有更好的效果,卖家就要了解这些规则和技巧的。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年淘宝s单技巧是什么?
1、建议卖家不论是找平台操作s单或者是直接找淘宝s单兼职操作s单,都要保证s单人员的小号必须是安全的,以及最好不要使用机器s单。很多朋友说s单,一定货比三家,然后就是收藏、加购物车,然后购物车下单。其实,这是不完全对的。每个人购物习惯不一样,所以只要s单人员操作s单的时候符合自己平时的s单习惯就好了。而且淘宝的监控,主要监控的就是小号,所以必须保证s单小号安全真实。
2、关于淘宝新品s单技巧。一般新品上架晚上7-9点,上传宝贝24小时内,容易打新品签。上架24小时候,手机搜索店铺宝贝进入店铺,然后浏览找到新品,刷一单。隔天,再找刷客搜索新品,浏览加购物车,但是不要购买。第三天刷2单,以此类推,每天不要刷太多。而且,s单切记:时间一定要分散。如果有条件的话,新品在10日内,有好评加图片,是增加权重的。有五个评价后,开始开直通车,刷直通车。一般来说,半个月内就可以了。
3、对于s单,一个款刷10-15天就可以,如果这个款能出销量,他自然就会卖了。如果刷了2周后,宝贝还没有任何动静,那就放弃吧,别浪费钱了,能出销量的机会几乎是0。
s单平台一般s单流程如下:
各个s单频道->团、组、班(其实是一样的东西,称呼不同而已)团下面会有团长->主管->副管->财务、主持、培训、接待、外宣。
入会后,会有培训接待,刷手需要提供拍单淘宝帐号(用于核实s单信息),支付宝帐号(收取佣金)。培训内容基本上就是s单的教程。
淘宝s单流程通常为:
1自报家门:信息发给主持。
2小号自查:在网上的查询信誉的网站,输入旺旺号,能查询到该旺旺日,周,月所得到的信誉点。
3s单:
1.通过不同的流量入口进入到宝贝的详情页面,不能刷修改地址的宝贝;货比三家->随便点开三个其他店的宝贝页面,浏览一分钟->进店、浏览主宝贝五分钟,随便再点开一两个店内其他宝贝,各浏览三分钟->收藏宝贝、收藏店铺。
2.s单必须有真实的交谈过程,与卖家的交谈应该不少于20句话。
3.拍下宝贝丶付款丶评价都与真实的交易没有什么区别;
4返款:现在一般都是商家付款,有少量的让刷手垫付单。付款截图发给主持,就可以收这一单的佣金,主持资料上都有收款的支付宝帐号。
5好评:有物流信息的,等物流签收,确认收货;没有物流信息的,3-5天确认收货。给5星15字以上好评,自由发挥。
淘宝s单技巧:
1.找关键词
后台生意经宝贝分析里面的词拉出来,你会看到你想推的款哪些词流量大,哪些词流量小。这些都是通过哪些流量入口进来的,转化情况怎么样,你就知道你改刷哪些词了;
2.收藏、加购
现在很多人都在刷转化,但很少人去想收藏加购的事情,淘宝的数据是立体的,什么样产品、客单价多少、应该多少转化率、多少收藏率、多少加购率都是有大数据的,只刷转化不刷收藏加购,这是s单误区,因为这些都是数据,搜索引擎、查系统都是抓取你的数据;
3.控制流量入口
按照流量比例,手机端、淘宝搜索、天猫搜索、类目搜索都配相应的单子,忌讳平均刷;
4.转化率控制
这个参考生意参谋经营分析里面行业平均和行业优秀转化率,结合自己店铺宝贝的客单价去制定属于这款宝贝转化率的区间值,只要不超出这两条线,基本不会因为这个问题被查。
淘宝s单注意事项
1.刷销量时如果周转资金充足,尽量晚发货晚确认,或者等系统自动收货,如果自己资金不充足那最少要3—5天才能确认收货
2.双方都不评价,或者卖家号先评,买家号等默认好评,这样更安全
3.改价格需要使用安全改价软件,最终成交价格不能低于30元
4.刷完销量之后最好有一些真实的交易,这样会更安全
5.刷完销量之后,当天夜里12点之前下架一次,第二天早上8点后再上架
6.真刷强烈推荐有流量,才能有销量,先刷流量之后才能刷销量,除非是为信用技术(就是删除宝贝等系类刷信用技术)
7.不要在旺旺上输入刷销量相关内容(比如s单、刷销量这些敏感词,容易被淘宝监控到)
8.刷销量时最好通过关键词搜索进入,找到宝贝
9.店铺和单品的转化率最好控制在2~6%
10.s单时单号避免使用在淘宝上出现过多次的号,网上购买的单号也要谨慎使用
电商运营官为您更新最近最有用的电商资讯、电商规则淘宝,淘宝销量淘宝问答。了解更多电商资讯、行业动向,记得关注电商运营官!
文章内容不代表电商运营官平台观点